“预防为主”始终是我们党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提出要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强化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综合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在这个背景下,传染病的科普也变得非常重要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对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新冠疫情防控注重医防结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群众能够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这十年,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期盼越来越高。群众对维护和促进健康有了更加主动的意识、更加多元的手段、更加全面的能力,期盼得到更多“好看、好听、好记、好用”的健康知识。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健康教育既助力疫情防控,又推动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更好的促进自身健康。 通过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10年前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也就是100个人里有25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前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传染病防控需要传播吗?传染病防控可以传播吗?传染病防控需要向谁传播?传染病防控如何传播?答案是:传染病防控非常需要传播。
传染病防控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可以传播。传染病防控的传播可以提升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力,也能够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负面信息的破坏力。在传播对象上,既要面向全体医务人员传播,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更认真的落实感控措施,更应该面向社会大众,把基本感控原则传播给民众,让大众掌握感控知识,提升防控能力,提高民众的传染病防控认知水平,能够自我保护和监督诊疗全程,共同构建更加安全的诊疗环境。
患者参与传染病防控,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良策,“感控靠大家,感控为大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传播方法上不拘一格,传染病防控观念传播要与时俱进、内容专业、利用互联网,借助媒体融合等。全新的传播方式是可以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积极推动健康知识普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提升全媒体时代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水平,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推动健康知识普及,丰富健康科普作品的形式,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作品的数量,助力疫情防控,推动传染病控制和爱国卫生运动深入落实,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好传染病防控的传播,需要做到五点:跟形式、追热点、讲好话、说故事、接地气。
我们一直在探索传染病防控的科普之路,把传染病知识传播到更多大众当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大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会防控传染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就诊中能够发现就诊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能够起到监督和提醒的作用,能够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2021年手卫生月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推动健康知识普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提升健康科普知识全媒体传播水平,推动健康知识普及,组织了 2022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很多作品都很有特色。
科普宣传也是树立医院品牌,打造医院安全文化的一个有力抓手。在制作科普材料中潜移默化影响医护人员态度,在传播中影响大众。逐步形成更大的影响。
漫谈医管(yyglmt)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
文章来源: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716/content-1401398.htm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