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13日电 (梁钦卿)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3日,202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在重庆举行,现场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倡导民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让科学的癌症防治知识“我知你知”,让民众不再“谈癌色变”。
“过去大家‘谈癌色变’,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谈癌色不变’。过去是癌症说了算,希望在将来是我们说了算。”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全国在当天同步启动了肿瘤防治宣传周相关活动,应该按照整合医学的思维开展肿瘤防治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不怕癌症”。
在活动现场,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摆开十余个科普主题摊位,市民不仅可以亲自制作中药香囊,体验模拟麻醉插管,还可参与科普转盘答题集印章兑换好礼,了解科学权威的防癌知识。
现场还设置了众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樊代明院士与50名肿瘤专家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开展血压检测、超声检查等,并发放癌症防治健康宣传资料。700多名癌症康复患者参加的“健康跑”活动,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

图为市民在活动现场了解科学权威的防癌知识。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表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认知的提升,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预防尤为重要。“要持续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等内容,广泛开展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形成防癌抗癌合力。”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雷霆表示,今年以来,重庆市科协大力支持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探索科普工作创新模式,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发展,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肿瘤防治科普范式,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各类科普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正式发布。该书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公众分享核心知识。(完)
举报/反馈
文章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9337078831461047&wfr=spider&for=pc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